• |
  • |
新闻中心 News

石油市场“硝烟”浓

日期: 2016-02-04
浏览次数: 13

        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正在对石油市场狂轰滥炸,而油价似乎无处可藏。最新的炮火是在本周落下的。由于德黑兰遵守了核协议,曾经受到制裁的伊朗石油重新进入世界市场。制裁原本预计将于3月或者4月解除,为了在即将开始的伊朗议会选举中增强对伊朗总统哈桑脠哈尼(Hassan Rouhani)的支持,这一过程加快了。结果是,伊朗石油将在季节性疲软最严重、且地缘经济压力正在上升的时期,进入一个已经供过于求的市场。

        油价已经接近2003年末的水平,那时中国的经济腾飞还未催生拉高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所谓大宗商品“超级周期”。但中国经济年增长10%的情景已成为过去。现在困扰石油市场的问题是,当前我们所看到的情景是中国经济转型——从工业导向型经济向以消费和服务业为导向的经济转变——所致,还是存在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引起增长放缓,以及更多的市场动荡(类似于中国股市最近经历的)。这个问题对全球经济具有重大意义,而世界经济更为疲弱,就意味着在世界石油供给上升的时候,石油需求的增长会减慢。

        美元走强也冲击着油价。10年前,当石油价格飙升,而美元(石油以美元计价)走弱的时候,经济学家说石油和美元汇率的走势是“负相关”的——美元走低时油价上升。如今,情况正好相反。

        1986年和1998年的油价大跌因为石油出口国联合起来控制产量而告终。但这一次地缘政治不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国家认为,伊朗正寻求成为中东地区占据支配地位的强国。核协议不仅为伊朗提供了此前因制裁而冻结在国际银行中的大量资金,还加强了伊朗的政治地位。

        海湾国家担心,伊朗地位可能进一步上升,如果核协议使美国和伊朗关系出现某种缓和的话。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表示,像这样的事情永远不会发生。但面对再度崛起的伊朗,海湾国家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减产,让出空间让额外的伊朗石油得以出口到亚洲和欧洲西北部。

        疲软的油价正对全球能源行业产生破坏性影响,也给石油出口国,以及美国、加拿大、苏格兰和其他地区带来了巨大压力。在全球范围内,多个项目被放慢进度、推迟或取消,这将会在两三年后开始影响石油的供应量。IHS的预测显示,2015年到2020年期间相关投资减少1.8万亿美元。高级专业人员正在离开这个行业,许多人永远都不会再干回这一行。

        这一稳定的负面发展潮流,只会加剧正在压低油价的市场情绪。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人担心,全球石油行业可能会没有地方存储过剩石油。

        什么因素可能扭转石油跌势?今年晚些时候或2017年,供需因素的运行可能会开始令市场重返平衡状态。然而,从现在起到那时,市场将会经历许多令人纠结的痛苦。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油价崩盘的破坏力之大,可能会令那些原本表示不会减产的石油出口国(包括俄罗斯,甚至伊朗)改变立场,与坚称不会独自减产的海湾国家达成协议。

        还有就是美国的页岩油。自去年4月以来,美国石油产量下滑了约50万桶,下滑幅度低于去年的预期,这部分是由于来自墨西哥湾的新增离岸石油供应填补了页岩油产量的下滑。不过,美国页岩油产量的进一步下滑,无疑会起到缓解市场普遍悲观情绪的作用。

        讽刺的是,另一个可能会减淡这种悲观情绪的因素是对伊朗石油的制裁解除这件事。核协议的达成,消除了困扰市场的一大不确定性因素。如今,问题变成伊朗到底会(或者到底能够)向市场增加多少石油供应。伊朗财政部长曾称,目前的油价代表着一场争夺市场份额的“全面战争”就要打响。然而如果伊朗实际恢复的石油供应量低于预期,或者如果伊朗石油进入国际市场的脚步比较慢,那么市场的黯淡前景就有进一步理由缓和一下。

        油价的走向取决这一结果,跌宕起伏的全球金融市场未来前景如何,很大程度上也要看这一结果。

Copyright ©2005 - 2021 中国中投开元集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