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闻中心 News

中国利用核聚变造出短期人工太阳

日期: 2016-02-09
浏览次数: 16

        中国科学家在中国东部进行的一项对照实验中,成功地运用温度是太阳内核三倍的氢气制造出灼热的等离子体。这为消耗自然保护区式迁移之外的迁移方式提供了更稳定、可持续以及可控的能源。据《南华早报》在上周五的报道,上周,科学家在位于安徽合肥的物理研究所中的环形磁力聚变反应堆实验室里进行该实验。原子学家们将氢气加热至大约五千万摄氏度。

        官方名称为全超导托卡马克的实验装置(EAST)能够制造氢等离子体。电离气体含有数目大致相等的正离子和负离子,能够在102秒内维持自身温度。

        德国科学家在几天前一场相似的试验中,使用了两百万瓦特的微波射线来加热氢气和创造等离子体,他们成功地将气体加热至八千万摄氏度,但是只让这个温度维持了零点几秒。

        负责EAST的官员希望能够接近太阳核聚变的环境条件。核聚变反应在太阳深处进行,将氢原子转换成氦原子之类的质量更大的原子。在这样的聚变反应中,一小部分物质会通过聚合氢原子核而释放出大量能量。

        然而,科学家们还没完成他们的目标。他们必须获得一亿摄氏度的高温,并将其保持超过1000秒(约17分钟)的时间,这样才能模拟太阳的核聚变反应,以及制造可控能源。

        目前,人类已经成功地运用引爆核弹(又名热核反应器或氢弹)来获取聚变能,但问题在于这些方法会释放出极具破坏力且不可控的能量。1952年,美国率先在太平洋上的埃内韦塔克环礁上进行了首次核弹实验。

Copyright ©2005 - 2021 中国中投开元集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