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封闭小区这项有争议的政策招致了广泛批评,政府即刻对此进行了辩护和阐明。周二,国家最高法院称,社区道路法规仍需要立法支持。此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周三在其网站上称,在封闭式小区道路公共化这个问题上,政府将不会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在这份声明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调,居民的法定权利将受到保护。周日,中央政府发布了新的城市规划指令,提出新建开放式住宅区要推广街区制,已建成的封闭式住宅小区要逐步对公众开放。
这一规划立刻在网上引起热议,许多网民表达了对安全及其它问题的担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这项新政策进行辩护,称封闭小区对城市公共道路系统的布局造成了许多问题,阻塞了公共道路,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网上声明中也提到,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将“逐步”对公众开放,也就是说并非“一刀切”,也不是“一哄而起”。开放封闭小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拆围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补充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其网站上称,对于开放封闭社区这项工作,各省、各城市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在制定办法过程中,肯定要听取市民意见。
对于新政策违反了《物权法》这一说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回应说,在开放封闭小区时,应保障居民的利益。
封闭小区内的许多道路目前都属于业主财产,业主们认为向公众开放这些道路的举措会侵犯他们的利益,并且违反了《物权法》。
最高人民法院于周二对这项新的指导方针作出回应,称实施这一指导方针前,要通过立法实现法治化。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程新文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这一意见中的部分内容,仍要求将立法付诸实践。他说,“我们对此会密切关注,妥善处理好由此带来的相关纠纷。”
此项指导方针发布于去年12月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之后,中央政府上一次召开相关会议是在1978年,这是自此之后第一次又召开此类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