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开展的一项人造太阳试验,在超过5000万度的温度下已经成功地实现了UHT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在一月份,放电的时长为102秒。这是在如此高温下最长的放电,在人造太阳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一个人造太阳可以通过受控热核剧变提供无尽的清洁能源,”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许建南说。太阳的光和热来自两个氢家庭成员:氘和氚。在聚变成一个氦原子的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人造太阳就是模仿这个聚变过程。
许建南祝贺中科院的这项新近的成功。他也提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这项人造太阳研究上取得的进步。据许建南透露,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上海光学和精密机械研究所逐渐奠定了一项惯性约束聚变的独立研究。许建南说,他们还开发了SG-I,SG-II和SG-Ⅲ激光驱动装置,以及一个PTS设备。
该PTS设备的输出电流达到8-10万安培。其一个电流脉冲的上升时间小于千分之一秒,而瞬时功率达到超过20万亿瓦,相当于两倍的全球平均发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