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被称为“3.15”。在中国,这也是让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各大品牌忐忑不安的一天。因为每年的3月15日,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会通过直播来曝光企业问题并促进企业品牌进入危机管理模式。自1991年开播以来,这档节目在过去让包括苹果、尼康以及外卖APP饿了么等品牌在接下来的3月16日紧急处理被曝光的问题。也许是个巧合,该节目播出的时间“3月15日”正是公元前44年罗马独裁者凯撒大帝被刺杀的一天。不管怎样,这一天能让各大品牌有所警惕。
一般来说,消费者协会的近期通告会提供给各行业一些早期的关于如何通过央视的质量评估和企业诚信审查的提示。消费者协会给出了2017年的主题文件(主题的大致内容为“网络诚信,让你的消费者无忧”),行业观察人士认为,以下行业应当保持黄色警戒。
电子商务品牌
除了消费者协会提到的二月份被媒体广泛报道的电子商务的弊端,美通社的中国市场经理Claire Zhang还指出,中国科技出版社首次公布的一系列电子商务企业倒闭名单,像病毒一样迅速流传于各大科技网站和社会媒体。这些企业的失败归结于所谓的恶意活动和传销骗局,涉及面包括酒店预订、儿童产品、房地产和家用纺织品等等。GHC的中国区总裁Brad Burgess称这些企业为狂野的西部牛仔,需要法规的监管。
医学美容品牌
医疗美容行业,引用最新的互联网营销模式,有严重的过度营销担忧。他们就是被GHC的Burgess称之为“蛇油健康”的企业,其生产的产品质量是不确定的,并且没有通过外界的验证。消费者协会暗示,今年的315可能会主动揭露黑市上关于非授权药品和非法注射填充物存在的安全隐患。
新能源汽车品牌
同样可能被关注的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补贴欺诈”行为--通过电动汽车,电动公交车,电动卡车来获得财政补贴,实际上都是伪造文件,并没有实际的生产或者销售。郑州日产(由东风汽车和日产汽车1993年在武汉合资成立)是其中的七个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唯一一家因为此类补贴诈骗而被罚款的外资品牌。
“政治犯”品牌
针对最近政治上的纷争而出现的一些标志性的品牌,很有可能在央视晚会后半段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