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利雅得12月7日电(记者刘华 胡冠)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利雅得,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邀请,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乘坐的专机进入沙特领空后,沙特空军4架战机升空护航。专机进入利雅得上空后,6架“沙特之鹰”礼宾护卫机随行伴飞。 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利雅得哈立德国王机场时,受到沙方隆重热烈欢迎。机场鸣放21响礼炮,礼宾护卫机在空中拉出象征中国国旗的红黄两色彩带。礼兵分列紫地毯两侧,中沙两国国旗迎风飘扬。沙特利雅得省省长费萨尔亲王、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中国事务大臣鲁梅延等王室重要成员和政府高级官员热情迎接。 习近平发表书面讲话,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沙特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习近平指出,中沙建交32年来,双方战略互信不断巩固,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特别是2016年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我同萨勒曼国王一道,引领中沙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有力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发展。访问期间,我将同萨勒曼国王和穆罕默德王储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同规划中沙关系发展方向。我期待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和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同阿拉伯国家和海合会国家领导人一道,推动中阿、中海关系迈上新台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
发布时间:
2022
-
12
-
08
浏览次数:5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记者冯歆然)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2月7日至10日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7日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有关情况。 毛宁表示,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面向阿拉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外交行动,将成为中阿关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反复延宕,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召开首届中阿峰会,是双方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团结协作的战略抉择。”毛宁说。 毛宁表示,中方希望同阿方以召开峰会为契机,共商中阿关系发展大计,共绘未来合作蓝图,共创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美好未来;进一步凝聚中阿双方在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上的战略共识,发出加强团结协作、坚定相互支持、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多边主义的强有力声音;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中东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注入正能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规划路径方向和务实举措,带动发展中国家整体团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毛宁说,海合会国家是中国在中东地区重要合作伙伴,中国自海合会建立伊始便同其建立联系。41年来,中海关系全面、快速、深入发展,在经贸、能源、金融、投资、高科技、航天、语言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果...
发布时间:
2022
-
12
-
08
浏览次数:4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宁迪)记者今天傍晚从央行获悉,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央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有三个目的: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发布时间:
2022
-
12
-
07
浏览次数:1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11月份金融监管机构频繁出台支持措施,随着市场继续复苏,预计2023年房地产市场将出现转折点。自11月初以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涵盖信贷、债券、股权融资、预售监管基金、房地产开发商并购等,以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诸葛房地产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晓强表示:“中央政府层面做出的这些政策和姿态非常有意义,它们的效果趋同将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促进复苏。”尽管短期内仍存在不确定性,但王认为,支持性金融政策将增强市场信心,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推动房地产市场加快复苏。王晓强进一步预计,到明年年中,该市场将出现同比正增长。最新的政策于11月28日出台,在被最高证券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暂停12年之后,中国房地产企业被允许恢复再融资和并购。这一举措将与金融监管机构此前的宽松措施相结合,支持信贷扩张和债券融资,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再融资创造更友好的环境和更好的机会,上海易居中国研究与发展机构(E-house Chin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总监严跃进表示。在所有出台的政策和措施中,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被认为是特别重要的。广东省居住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佳表示:“国务院会议是在国家整体经济企稳的关键时刻召开的。”李宇佳表示,会议注意到,要根据每个城市的实际情况,采取支持合理需求的措施,规定...
发布时间:
2022
-
12
-
07
浏览次数:4
油市趋弱欧佩克+“袖手旁观” 俄油价格上限冲击“未完待续” 12月初,两大影响油市的关键事件: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和欧佩克+产量政策终于“尘埃落定”。 当地时间12月4日,欧佩克+在最新会议上按兵不动,宣布维持原有产量政策不变,从今年11月至2023年底,将石油产量每天减少200万桶。 而在欧佩克+会议的前两天,12月2日,欧盟各国政府同意对俄罗斯海运石油设定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并建立调整机制,将上限保持在较市场价低5%的水平。G7成员国和澳大利亚随后表示,在欧盟克服了来自波兰的阻力并达成了一项协议之后,他们已经就对俄罗斯海运石油设定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达成一致。 和市场此前预期的有所不同,这两大关键风险事件下油市却意外“波澜不惊”。12月5日国际油价小幅上涨,WTI原油在81美元/桶附近震荡,布伦特原油徘徊在87美元/桶关口附近。 在近期国际油价疲软之际,为何欧佩克+没有进一步减产“救市”?石油价格上限接下来又会对油市造成哪些冲击?彷徨的油市将往何处去? 欧佩克+为何选择按兵不动? 需要注意的是,上周初市场一度几乎确信欧佩克+将在12月4日的会议上宣布进一步减产来“救市”。但随后形势又发生了变化,欧佩克+会议由线下转为线上举办,释放了维持产量不变的信号。 最终的结果也的确如此,欧佩克+在会后声明中表示,仅从市场角度出发,为了稳定原油市场,欧佩克+决定延续10月...
发布时间:
2022
-
12
-
06
浏览次数:5
工信微报12月1日消息, 为加快节能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2年版)》。后续,将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节能司子站分行业、分领域发布应用指南和案例,并组织开展线上“节能服务进企业”系列活动,加强供需对接。
发布时间:
2022
-
12
-
06
浏览次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