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20日电(记者顾煜、苟立峰)正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365个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总额9600多亿元,签约额较上届增长2.57倍,是历届博览会之最。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招商处了解到,签约项目中第二产业项目数量最多、签约金额最大。据统计,第二产业共签约项目273个,金额8092.50亿元,占比83.61%。其他产业方面,第一产业签约项目14个,金额244.72亿元,占比2.53%;第三产业签约项目78个,金额1341.51亿元,占比13.86%。 民营企业成为此次项目签约的主力军。民营企业签约项目274个,签约总额6857.08亿元,占比70.85%;国有企业签约项目88个,签约总额2768.65亿元,占比28.61%。此外,通过本届亚欧博览会,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新疆。来自北京、广东、浙江、山东等29个省份的企业签约项目达283个,签约额8274.61亿元,占比85.49%。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1
浏览次数:3
9月20日,G.I.S.陆家嘴全球专业服务商峰会在沪召开。会上,陆家嘴管理局正式发布《全球专业服务商引领计划暨关于促进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并与欧华律所、玛泽咨询、世邦魏理仕等全球重点专业服务机构签署促进投资战略合作,旨在构建全球专业服务网络,通过他们的网络更好推介引领区政策,利用全球顶级专业服务业集聚优势,进一步提升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化水平最高、生态功能最完整、专业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会上, 英国诺顿罗氏律师事务所、波士顿咨询、TIC国际检验检测认证理事会等30多家全球高端专业服务机构签约落户陆家嘴。目前,陆家嘴已拥有超200多家律所和近40家外国律所代表处,以上海1/6律所总数、1/4执业律师,创造了上海近40%的营收。陆家嘴推进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若干措施》从支持专业服务机构拓展功能、提升能级、推进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鼓励专业服务机构引进高端人才和完善专业服务行业生态等9方面,引进和集聚各类高能级专业服务机构,推进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陆家嘴管理局副局长袁冶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发布的引领计划也是浦东新区和陆家嘴正在制定的《关于促进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凝聚了政府从营商环境、政策支持、制度开放这三个角度,对机构的行业交流、市场拓展、人才需求这三方面予以支持,并在产业生态、国内市场、全球网络三个层次进行深度链接。其中,在推进专业服务业对外...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1
浏览次数:4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记者谢希瑶)记者19日从商务部获悉,2022年1至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27.4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6.4%(下同),折合1384.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 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2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3.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43.1%,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1%。 从来源地看,韩国、德国、 日本、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8.9%、30.3%、26.8%和17.2%(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4.3%、27.6%和43%。据悉,2022年5月起,根据新修订的《外商投资统计调查制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包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的全口径数据,同比为不含上述领域的可比口径。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0
浏览次数:3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9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亚欧大陆充满发展活力和潜力,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点区域。近年来,中国新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促进中国和亚欧地区国家互联互通、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习近平强调,中国愿同各国一道,以中国-亚欧博览会为平台,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不断拓展亚欧合作领域,提高亚欧合作水平,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当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主题为“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向未来”,由商务部、外交部、中国贸促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
发布时间:
2022
-
09
-
20
浏览次数:3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15日至16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古城撒马尔罕举行。此次峰会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成员国元首完全以线下模式举行的首次会晤。在俄乌冲突外溢效应持续扩散的背景下,此次峰会除了聚焦地区安全、贸易金融、互联互通、人文合作之外,还将重点讨论气候变化、供应链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议题,并有序推动扩员进程,相关议程在上合组织发展迈入第三个十年之际具有里程碑意义。 然而,面对大国博弈新趋势和地区安全新格局,西方一些政客学者依附于“民主对抗威权”叙事,在冷战思维的禁锢下,不断透过“有色眼镜”评判上合峰会及其议程。首先是质疑派,认为上合组织此轮扩员在时间节点上与北约吸纳瑞典、芬兰的“北扩”进程重叠,指责上合组织定位发生改变。其次是唱衰派,认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有些矛盾难以调和,不断扩员将影响上合的治理效能。再者是污名派,强行给上合贴上“反西方集团”等标签,臆想上合将构筑与西方分庭抗礼的欧亚格局。 应当看到,上合组织的机制发展既源自各成员国的主观积极推动,更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合作催生的客观结果,是各国对上合发展理念、原则目标、合作模式投出的“信任票”。上合组织的发展动能并非基于同盟逻辑或对抗意识,而是源自独特的成员结构、功能定位与合作导向。上合组织的目标愿景并非争夺地区主导权,而是应对成员国、本地区甚至世界范围内面临的安全困境、发展困境和治理...
发布时间:
2022
-
09
-
19
浏览次数:3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魏玉坤)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根据报告,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80976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2年增长69.7%,年均增长6.1%。创新发展动能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我国研发经费总量在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12位。协调发展步伐稳健,经济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达31.4万亿元,比2012年实际增长74.3%。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5.4%,比2012年提高10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绿色发展态势向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形成。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5%,比2015年提高6.3个百分点。2013年至2021年,全国累计造林总面积约5944万公顷。开放发展迈向更高层次,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2020年,...
发布时间:
2022
-
09
-
19
浏览次数:2